日文翻譯
后冠日語翻譯社為客戶提供快捷的翻譯資訊、至高的翻譯品質和合理的翻譯價位
品牌行銷進軍日本:日文翻譯能否提升成效,價錢投入值不值得?
2025/10/28

對想拓展日本市場的品牌來說,日文翻譯往往是第一道門檻,從產品包裝、網站內容到社群貼文,每一個字都可能影響品牌形象與消費者的信任感,但當企業開始估算預算時,最常出現的問題就是:「日文翻譯的價錢這麼高,真的有必要嗎?」事實上,優質的翻譯不只是語言轉換,而是讓品牌故事用日本人聽得懂、也願意相信的語言重生。

14735113_l日文20250702-20251028.jpg當品牌跨入日本市場,最大的挑戰不在語言,而在「文化調性」,日文市場特別講求細膩與禮貌的表達,消費者對詞彙的感受極為敏銳,舉例來說,台灣品牌在行銷上習慣使用「熱情」、「真誠」這類強烈的情感詞,但若在日文翻譯中直譯成「情熱」或「誠実」的語氣太直接,反而會讓人覺得唐突,專業的翻譯人員會依據產業特性,轉化成更貼近日文語感的句式,如「心を込めて作りました」(用心製作)或「穏やかな時間を届けたい」(想帶給你平靜的時光),這樣的表達才符合日本市場的情緒節奏,也讓品牌更容易被接受。

然而許多企業仍容易誤會翻譯是一項「成本」,而非「投資」,如果選擇低價或機器直譯,雖然短期內節省支出,但最終卻可能導致品牌形象受損,以餐飲業者為例,有品牌在菜單翻譯時使用自動翻譯工具,把「鹽酥雞」譯成「塩の唐揚げチキン」(鹽味炸雞),雖然語法正確,但在日本人眼中,這只是平凡無奇的炸雞,若由懂在地文化的譯者操作,會將其描述成「台湾風フライドチキン」或「夜市の人気グルメ」,立刻讓人聯想到異國風味與熱鬧氛圍,品牌印象也更鮮明,這正是專業翻譯與廉價翻譯之間的差距。

那麼日文翻譯的價錢到底該怎麼看?一般來說,商業翻譯的報價會根據字數、內容難度、交期及用途而定,例如技術文件或法律合約的翻譯費通常較高,而行銷內容則重視語氣調整與文化適配,所需時間也更長,若品牌希望在日本官網、SNS、廣告文案等通路保持一致調性,就需要投入足夠預算給熟悉市場的譯者,甚至可考慮建立長期合作,這樣不僅能確保語言品質,也能逐步形成「品牌日文風格」,讓翻譯不再只是支出,而是長期的品牌資產。

許多成功打入日本市場的品牌都有一個共通點 ─ 他們願意在翻譯上「慢工出細活」,專業譯者會花時間研究品牌理念、分析競品用語、甚至調整句尾語氣以符合日本行銷邏輯,這種精緻化的語言策略,往往決定了品牌能否獲得在地消費者的信任,當你的文案在日本讀起來像是「本地品牌」而非「外來翻譯」,那就是成功的指標。

日文翻譯的價錢不該只用字數單價來衡量,而要看它能否為品牌創造價值,好的翻譯能讓故事更動人、產品更具信任感,也能打開跨國市場的門,對企業而言,投資專業翻譯不僅是語言的投入,更是一種文化溝通的長期策略,若你正準備讓品牌邁向日本市場,從挑選優質譯者開始,讓語言成為你最穩固的品牌資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