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日本企業談合作,感覺氣氛總是很「慎重」,一不小心就踩到禮貌的紅線,不是你不懂日文,而是光懂語言還不夠,商務往來不只講什麼,更要講得「剛剛好」,這種精準,其實正是日文翻譯社最有挑戰的地方。
你寫了一封熱情洋溢的介紹信,翻成日文之後如果語氣過於積極,對日本客戶來說可能就變成壓力,相反地,太過保守又會顯得你沒有誠意或準備不足,這時候就需要翻譯社裡熟悉日商文化的專家來幫忙,讓你的每一個句子在禮貌和態度之間平衡得剛剛好。
比起直譯,日文翻譯更像是調音,舉個例子,中文會直接說「我們的產品銷售很好」,日文則更常用「ご好評いただいております(受到好評)」,看起來語氣更謙遜,但這種客氣背後仍然帶著信心,懂這種說話方式的翻譯者,能幫你把語意調整得自然又專業。
還有一點常被忽略:會議簡報和書面資料的語言溫度,日文裡的專業術語、動詞用法、段落順序都有固定習慣,不是你照字翻就會有邏輯通順的感覺,而是要理解日本商務的敘述方式與組織習慣,翻譯社通常會幫你重新編排,讓資料讀起來像是日本團隊自己做的,不只是語言換了,而是整個語境到位了。
信件來往也不能掉以輕心,一封日文回信少了適當的開場和敬語結尾,就容易讓對方覺得草率,專業翻譯社會根據對方身分和對應關係選用正確的語體層級,有時一個「承知いたしました」比一個「分かりました」更能展現你的專業度和尊重。
現在很多日文翻譯社也提供額外服務,像是會議同步口譯、即時書信校對、商業談判語言顧問等等,不只是幫你翻譯,更像是幫你穿上對場合最得體的語言外套,畢竟在日本市場,語言不是工具,是態度的延伸。
說話的方式,決定你在對方心中的專業度,想和日本客戶好好溝通,靠的不是會幾個單字,而是讓你的訊息說得貼切、得體、有信任感,日文翻譯社的專家,就是你在異地語境中的最佳助攻。